- 作 者 中共東陽市文明辦主任 郭瑜
2015年3月以來,東陽市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“注重家庭、注重家教、注重家風”的重要講話精神,實施“雙百雙千雙萬”工程,把家訓教育具體化,把家風教育故事化,社會風氣得到不斷改善。
市級層面,建設占地面積1300多平方的木雕家訓館,收集展出300余塊古代家訓名辭雕版,開設“八德講堂”“家訓長廊”“漫畫家訓”“我家家訓”等。村級層面,建設100多家村(社區)家訓館、家風長廊,為培育、宣傳好家風,打造教育陣地。

組織記者、學者在全市尋訪祖輩流傳的好家訓,把家訓具體化成通俗易懂的老故事,共挖掘傳統好家訓186條、老家風故事311個,在各村(社區)家訓館、家訓長廊展出。整理百個經典家訓,編寫成《東陽家訓》、《東陽家規》等書籍。

從基層一線的能人賢士、道德模范、群眾身邊典型中選擇組建“好家風宣講團”,在“小善大成”電視講堂開設“新時代好家風”專題宣講,在全市村(社區)家風講堂開展巡回宣講千余場次。舉辦“游家訓館、寫家訓文章”“學家訓、傳家風”“帶著家訓去參軍”“揚家風、樹家風”等家風主題教育活動近千場。

通過廣播、宣傳小手冊、公益廣告、家訓講堂等形式開展好家訓、好故事學習教育,以好家風不斷引領良好社會風尚。全市每年按照10%比例評選文明家庭、每年評選100戶“十好家庭”。截至目前,全市已有文明家庭14萬余戶,“十好家庭”500戶。

通過在家譜村史、牌匾楹聯、經典家訓中尋找和長輩口述、家人共議等形式,發動全市村、社區家庭參與“學家訓、立家規、樹家風”活動,共編立1.6萬余條優秀家規,挖掘現代好家風故事580個。

農商銀行、工行等5家銀行共同發起,開設“東陽市好家風信用貸”,對全市文明家庭、十好家庭等好家風典型給予優先發放貸款和優惠利率。幾年來,共為全市10139戶文明家庭發放優惠貸款,金額達9.8億,形成了“好家庭有好報”的濃厚氛圍。
家風教育是最無痕最有效的教育,不僅影響我們怎樣做事和成為什么樣的人,而且促進民風社風的持續改善。四年來,在家風教育實踐中,我們堅持守正創新,務求實效,邊探索、邊實踐、邊總結,感到進一步強化家風教育,要注重把握三個方面:
一要注重突出重點人群。在家風教育活動中,不能只關注面上推開,更要把握好重點對象,尤其是加強領導干部、公眾人物、青少年等重點人群的家風教育,通過他們的模范引領和示范帶頭作用,以先進帶動后進,從而實現家風教育全覆蓋。
二要注重教育形式多樣化。既要堅持電視宣講、媒體宣傳、主題征文、演講等傳統方式,又要結合本地特色,搭建群眾樂于參與、愿于融入的活動平臺。比如,我們將家訓傳承禮儀、家常俗語編成小品、戲劇等,用方言的形式展演,起到事半功倍的宣傳效果。
三要注重與時代精神相結合。在挖掘傳統家訓的過程中,我們不能全盤接收,要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時代精神,取其精華,棄其糟粕,將弘揚愛國、忠孝、崇學、誠信等優秀傳統文化編入家訓,堅決剔除封建迷信、重男輕女等落后的族規族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