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記得“拾荒老人”韋思浩嗎?杭圖這樣傳遞人文關懷

12月16日上午,“溫暖閱讀”三周年回顧暨“重讀韋思浩”活動啟動儀式在杭州圖書館舉行。
2014年,“拾荒老人”韋思浩因在杭州圖書館洗手后閱讀的細節感動萬千網友。2015年末,老人遭遇意外不幸離世,他依靠退休金和拾荒收入捐資助學的事跡方為人知。韋思浩的故事溫暖了杭城,眾多社會熱心人士發起韋思浩愛心雕像公益眾籌,并特別邀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先生設計制作了老人的銅像。2018年上半年,韋思浩銅像在杭州圖書館揭幕并永久地留了下來。同時,杭州市圖書館事業基金會在朱炳仁先生及韋思浩子女捐款基礎上,追加捐款并設立“溫暖閱讀專項基金”,將溫暖傳遞下去,提升弱勢群體的閱讀現狀,鼓勵更多人關注慈善助學。此外,在杭州市委宣傳部支持下,杭州市圖書館事業基金會、市關心下一代基金會、原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、杭州文化廣播電視集團等又共同發起了“溫暖閱讀”公益項目,以履行社會責任,開展精準文化扶貧。
三年間,“溫暖閱讀”公益項目聯合市總工會、市關心一下代基金會等單位相繼推出“溫暖閱讀,你點我送”“溫暖閱讀,讓書遠行”和“春風沐浴,溫暖閱讀”活動,并通過多種措施,確保幫扶的精準性和有效性,逐年深化扶貧成效,持續助力杭城推進扶貧扶智工作。

此外,“溫暖閱讀”項目還邀請專家組綜合參考教育部指定閱讀經典書目及“中國閱讀”圖書推薦榜,選出百種優質書籍編入贈書書目,在活動期間開放圖書申請通道,申請者在“溫暖閱讀”微信公眾號填寫申領信息并點選所需書籍后,即可為在家鄉的留守子女贈書,實現個性化、點單式的文化扶貧服務。該活動還提倡杭城的單位及個人參與到公益活動中來,尤其是鼓勵城市的少年兒童,將優質、閑置童書捐贈給鄉村留守兒童及貧困地區學校及圖書室,并在全市公共圖書館、地鐵站點、風景區、植書+陣地、園區企業、綜合體等地設置“捐書點”,讓全社會都參與,以“共享閱讀”“讓書遠行”的方式,帶動了大眾的公益熱情,讓書籍通過流轉獲得新“生命”,用書香傳遞杭城的愛心和溫暖。
據統計,2018年至今,有約500余家愛心企業及超過1.6萬個城市家庭參與了“溫暖閱讀”活動,共計31個省的1.3萬余戶留守兒童家庭通過“溫暖閱讀”線上平臺成功申請到書籍,14萬余冊書籍通過線下專車或專人派送,幫助國內10余所貧困地區學校、20家愛心書房、30家米粒圖書館和4家“溫暖閱讀”愛心圖書角,更新豐富了閱讀資源。開展“小候鳥”夏令營等閱讀指導活動42場,參與1.2萬余人。同時,通過無償提供圖書語音導讀及領讀推薦視頻,受益人群遍及全國,影響超千萬。

啟動儀式現場,“溫暖閱讀”有聲圖書館也宣布將落地杭圖,將免費向社會公眾推出“聽見杭州”“榜樣故事”“經典文學”“少兒國學”等音頻內容。就在本月,“重讀韋思浩”專輯也將在喜馬拉雅“溫暖閱讀”官方電臺上線,圍繞尋訪與拾荒老人韋思浩有交集的相關人物,以口述回憶的形式回顧他的往昔事跡,還原一個真實、感人、可敬的“精神世界的拾荒者”形象,思考挖掘韋思浩帶給杭城的人文情懷,傳遞“溫暖閱讀”理念。
“溫暖閱讀”聲音志愿者聯盟也在現場成立,邀請廣大聲音愛好者,以有聲閱讀和聲音助力的方式,為社會提供公益服務。
推動市民閱讀熱情,提升城市人文情懷是公共圖書館的職責所在,也是杭州圖書館的目標追求。公共圖書館向全社會免費開放,它用文字符號象征著知識的平等,而“溫暖閱讀”項目作為一個載體,通過閱讀的力量和扶貧助困工作,彰顯、傳遞著社會的關愛與溫度,人們因此而找到平等、幸福與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