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年海寧男子已獻血87次 等于8名成年男子血量
12月23日上午,海寧市人民醫院四樓的采供血點輸血科的機采室內,55歲的孫海華再次捐獻了2個治療量(成分血計量單位)的血小板。這是他第87次獻血,看似普通,卻飽含意義。

堅持獻血18年,獻血量34400ml
說起和無償獻血的緣分,他笑笑說:“沒想到那么偶然的一個想法,卻堅持了18年。”孫海華是袁花鎮新袁村人,今年55歲的他跟車打了三十年交道。
作為一名老司機,他見過各種驚心動魄的車禍場景,體會到生命的脆弱。也正因如此,在一次跟朋友偶然的聊天中,他半開玩笑地說想要去獻血,去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。沒想到話一出口,兩人想法一拍即合,當即約定好一起去獻血。
2002年9月,他們一起堅定地踏上了當時位于市區工人路上的流動獻血車,貢獻了人生第一個200ml血量。

自此之后,孫海華便開啟了他的無償獻血之路,一獻便是18年。18年間,孫海華累計獻血87次,獻血量達34400ml,相當于8個健康成年人全身的總血量。

面對如此貢獻,孫海華卻非常謙遜,他說:“其實也沒什么,我做的事很小很小,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,自己心里也很是欣慰。”

志愿服務中,總能看到他身影
現在的他與朋友合開了一家房產中介,平常工作非常忙碌。即便如此,只要血庫有需要,他便義無反顧的放下手中的活趕去獻血,有時甚至跑出海寧,去到杭州、上海。
“只要有需要,我肯定要去,哪怕自己貼路費、費點時間也要趕過去。能幫助到別人,我真心地感到開心。”就是這樣如磐石般的信念,讓他的愛心之舉一堅持就是十多年,并得到了全家人的全力支持。

除了無償獻血,志愿者隊伍中也能常常看到孫海華的身影。今年疫情期間,家住海青橋社區的他積極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工作,主動承擔起社區“守門人”職責,嚴守疫情聯防聯控第一線,守護社區的安全與健康。與此同時,作為袁花新袁村的一員,他特地趕回老家參與志愿服務,為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貢獻力量。而在市人民醫院的大廳,你也總能見到他。掛號、預約取號……只要有不懂的,他總能第一時間幫您解決難題。

“我也沒有什么愛好,工作之余要么去走走路、打打羽毛球,不然就去獻獻血、做做志愿者。”不但積極獻血,還活躍在各類志愿服務中,獻血、志愿服務,成了孫海華為數不多的愛好之一。
說起今后的打算,他表示,早已跟朋友約好,只要身體允許,將會一直堅持獻血,直到不能獻了為止,同時,他也早早跟志愿者微信群的群友們做好了百年后捐贈角膜、遺體的打算,為社會作出最后奉獻,讓更多人重獲新生。